師范類專業認證基本知識專題學習(四)
1.師范類專業的培養目標的內涵是什么?
答:(1)目標定位:培養目標應貫徹黨的教育方針,面向國家、地區基礎教育改革發展和教師隊伍建設重大戰略需求,落實國家、地區教師教育相關政策要求,符合學校辦學定位。
(2)目標內涵:培養目標內容明確清晰,反映師范生畢業后5年左右在社會和專業領域的發展預期,體現中小學(幼兒園)教育專業特色,并能夠為師范生、教師、教學管理人員及其他利益相關方所理解和認同。
(3)目標評價:定期對培養目標的科學性、合理性進行評價,并能夠根據評價結果對培養目標進行必要修訂;評價和修訂過程應有利益相關方參與。
2.師范類專業的畢業要求的內涵是什么?
答:(1)踐行師德,包括師德規范和教育情懷。
師德規范: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增進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思想認同、政治認同、理論認同和情感認同。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立德樹人為己任。遵守中小學(幼兒園)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具有依法執教意識,立志成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好老師。
教育情懷:具有從教意愿,認同教師工作的意義和專業性,具有積極的情感、端正的態度、正確的價值觀。具有人文底蘊和科學精神,尊重學生人格,富有愛心、責任心、事業心,工作細心、耐心,做學生錘煉品格、學習知識、創新思維、奉獻祖國的引路人。
(2)學會教學,包括科學素養和教學能力。
學科素養:具有一定的人文與科學素養。掌握學科基本知識、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理解學科知識體系基本思想和方法。了解學科在中小學(幼兒園)中的價值,了解所教學科與其他學科的聯系,以及與社會實踐、學生的生活實踐之間的聯系。
教學能力:在教育實踐中,能夠依據所教學科課程標準,針對中小學(幼兒園)學生身心發展和認知特點,運用學科教學知識和信息技術,進行教學設計、實施和評價,獲得教學體驗,具備教學基本技能,具有初步的教學能力和一定的教學研究能力。
(3)學會育人,包括班級指導和綜合育人。
班級指導:樹立德育為先理念,了解中小學(幼兒園)德育原理與方法。掌握班級組織與建設的工作規律和基本方法。能夠在班主任工作實踐中,參與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教育活動的組織與指導,獲得積極體驗。
綜合育人:了解中小學(幼兒園)身心發展和養成教育規律。理解學科育人價值,能夠有機結合學科教學進行育人活動。了解學校文化和教育活動的育人內涵和方法,參與組織主題教育、少先隊活動和社團活動,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
(4)學會發展,包括學會反思和溝通合作。
學會反思:具有終身學習與專業發展的意識和能力。了解國內外基礎教育改革發展動態,能夠適應時代和教育發展需求,進行學習和職業生涯規劃。初步掌握反思方法和技能,具有一定創新意識,運用批判性思維方法,學會分析和解決教育教學問題。
溝通合作:理解學習共同體的作用,具有團隊協作精神,掌握溝通合作技能,具有小組互助和合作學習體驗。
答:師范類專業認證是一項系統性、根本性的師范人才培養改革工程。對于擔任學科專業課程的教師來說,新的要求主要有:
(1)參與和熟悉專業培養目標的制定,熟知專業畢業要求。
(2)基于畢業要求,了解本專業課程設置和結構,掌握課程目標對畢業要求的支撐關系。
(3)根據畢業要求設定自己所承擔課程的課程目標及其對畢業要求的支撐。
(4)根據設定的課程目標,確立課程內容和教學環節。
(5)根據學情、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設立針對課程目標的課程考核方式。
(6)在教學實施中,過程性評價和結果性評價指向課程目標的達成。
(7)有具體可行的、基于課程評價的課程持續改進方案并實施。
4.師范類專業對于學生發展應關注哪些內容?
答:生源質量、學生需求、成長指導、學業監測、就業質量和社會聲譽。
5.專家會晤學生的重點內容是什么?
答:(1)學生是否理解師范專業認證的核心理念;
(2)專業培養目標是否為學生所了解;
(3)學校為學生發展提供了哪些條件;
(4)所學課程的內容范圍、深度、教材是否合適,教學方法是否為學生所喜愛,考核結果是否反映學生的真實水平;
(5)教師的教學態度;
(6)對一年級學生增加報考志愿的了解:是否為第一志愿,報考時對專業的了解程度、了解途徑、報考理由;
(7)對畢業班學生增加對就業的了解:學校為學生就業提供了哪些條件,就業情況是否滿意,崗位與自己的能力結構是否一致。
答:師范類專業認證對提高學校教育質量意義重大,認證通過后最大受益者是廣大學生。
(1)認證將進一步促進學校加大本科教學尤其是師范教育的投入力度,改善校園環境,加強教學管理,保證教學質量。
(2)認證將進一步促進學校加大師資力量建設、課程建設、學風建設的力度,促進學校提高辦學硬件和育人環境,廣大學生將會得到更優質的教育。
(3)認證結果將直接關系到學生今后的發展。學校順利通過師范類專業認證二級認證,學生參加教師資格認證考試將更加便利,也將提高學校的社會形象和地位,進一步增強廣大學生和家長的求學和送學信心,吸引更多的用人單位來學校招聘畢業生,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和更高的就業層次。
答:(1)上課狀況優良。準時上課,無遲到、早退和曠課現象;上課必須帶課本、筆記本和筆,做好筆記;認真聽課,杜絕隨意說話、打瞌睡、吃東西、接打電話、玩手機等行為。
(2)自習情況良好。無課的同學主動到無課教室、圖書館、實驗室、機房學習或自習,確保學習場所人員飽滿。
(3)行為文明、形象端莊。學生在校園內舉止文明穿著大方得體;男女交往文明、有度、舉止文雅;學習場所無抽煙、亂扔垃圾、大聲喧嘩、打鬧等;出入樓門上、下電梯文明禮讓;就餐自覺排隊,無鋪張浪費現象。
(4)努力打造“文明宿舍”,做到宿舍文明衛生、無雜物堆積、被服疊放整齊等。
(5)全面了解認證知識。努力學習《南昌師范學院師范類專業認證知識手冊》,每位學生都要對認證的目的、意義和重要性有深刻的認識,準確掌握認證的基本知識。
(6)對學校有高度的認同感。對校史有清楚的了解,知道學校的辦學指導思想、目標定位等,熟知專業培養目標、畢業要求,熟知專業優勢特色和工作亮點,要有“校興我榮、校衰我恥”的主人翁意識和責任感。
(7)在校園內遇見專家時要主動問好、文明禮讓;專家在課堂、食堂、宿舍、圖書館等場合詢問時要積極作答,參加座談會時要積極發言。
(8)了解和專家接觸的各種方式。學生對專家進校聽課看課、座談、走訪實驗室、隨機交流等要有充足的準備。
(9)對專家的問題,應對不慌張,回答問題能結合學校和自身特點,有思想、深度和內涵,對于專業的特色、亮點、優勢正面客觀宣揚;對于不足要從大局出發,回答問題要從建設性意見和加強提高的角度入手,不能一味的否定和發牢騷。
(10)隨時準備參加專家主持的問卷調查或座談會,配合學校圓滿完成本次認證工作。